微生物鉴定之革兰氏染色
- 发布时间:2024-04-18
- 访问量:0
微生物鉴定之革兰氏染色
- 分类:行业资讯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4-04-18
- 访问量:0
一、革兰氏染色法简介
革兰氏染色法(Gram stain)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,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.Gram所创立的。
未经染色的细菌,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,故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;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,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。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(G+)和革兰氏阴性菌(G-)两大类。该染色法之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+菌和G-菌,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。
二、革兰氏染色原理
革兰氏阳性菌——细胞壁厚,肽聚糖含量高而脂质含量低,乙醇脱色时使肽聚糖的网孔结构收缩从而使碘-结晶紫复合物滞留在细胞壁上,呈紫色。
革兰氏阴性菌——肽聚糖含量低,交联松散,壁薄而脂质含量高,乙醇处理时脂质溶解,细胞壁通透性增加,原本滞留的碘-结晶紫复合物容易被洗脱下来,菌体变为无色,用复染剂(番红)染色后又变为复染剂的颜色(红色)。
三、革兰氏染色操作方法
1、准备好革兰氏染色所需试剂、玻片、吸水纸、镊子、接种环、废液缸、洗瓶、去离子水、酒精灯等,待检测的菌株一般应为新鲜的培养物。
2、以酒精擦拭玻片,在酒精灯上干燥后,用接种环挑取一环灭菌的去离子水或生理盐水到载玻片上,挑取少量纯培养物在水滴上涂抺至均匀分散,将涂片在酒精灯火焰上灭活、固定。
3、滴加结晶紫染色液 1-2 滴,染1分钟,用去离子水轻轻从培养物上方流过水洗。
4、待干,滴加革兰氏碘液,作用 1 分钟,用去离子水轻轻从培养物上方流过水洗。
5、滴洗脱色剂(95%酒精),不时摇动玻片,直至无紫色脱落为止(约 10~20 秒),用去离
子水轻轻从培养物上方流过水洗。
6、待干,滴加沙黄复染液,复染 30 秒。用去离子轻轻从培养物上方流过水洗,待玻片干燥
后镜检。
7、油镜镜检。菌体呈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;呈红色者为革兰氏阴性菌。
四、注意事项
1、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酒精脱色。如脱色过度,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染成阴性菌;如脱色时间过短,革兰氏阴性菌也会被染成革兰氏阳性菌。
2、选用幼龄的细菌,若菌龄太老,由于菌体死亡或自溶常使革兰氏阳性菌转呈阴性反应。
3、涂片不宜过厚,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。
更多新闻
无菌医疗器械研发阶段环氧乙烷灭菌的考虑要素
无菌医疗器械在研发阶段产品环氧乙烷灭菌的考虑要素
关注我们
Follow us
扫一扫加微信好友
快速导航
Fast navigation
COPYRIGHT © 深圳市金派医疗包装灭菌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惠州 粤ICP备15036629号